使用明細 - 深入了解 GCP 平台使用費明細
以下介紹 GCP 使用明細主頁內所列平台使用費明細各項欄位解讀,與成本分析篩選器設定教學。
本章重 點:
深入了解平台使用費明細
- 使用明細 可查詢每月費用帳務,並提供依公雲帳號劃分的各項費用明細。
- 於使用明細下方 平台使用費明細 區塊,顯示當月份已選定的公雲帳號該月份的平台使用費。
- 如圖 ① 所示,針對 GCP 使用明細,顯示兩個下拉選單,分別為公雲帳號跟專案項目切換。
- 於下拉選單選定目標後,其右方圖 ② 顯示該項目當月平台使用費總和,以公雲平台服務供應商所提供的原始幣別計費。計費項目條列顯示於下方圖 ③。
欄位說明
圖為 GCP 平台使用費明細,以 服務 為分組依據,該群組所屬 服務 顯示於每一個群組的最上方,右側為該服務項目群組費用小計,下方為不同服務下所屬各項 SKU 與費用。以下為各欄位說明。
欄位 | 說明 |
---|---|
服務 | Google Cloud 服務或 Google Maps Platform API 項目。例如,Compute Engine。 |
SKU 說明 | 服務使用的資源 SKU 的帳單項目說明。例如,Standard 72 VCPU Node (asia-southeast1)。SKU 說明還包括不同的稅費類型。 |
開始時間 | 在此帳單月份首次使用時的日期。(可能有時差與費用延遲) |
結束時間 | 在此帳單月份最後一次使用時的日期。(可能有時差與費用延遲) |
使用量 | 所用的使用量單位數。 |
單位 | 使用量的結算單位(例如小時或 GiB 月) |
費用 | 計算出的使用成本四捨五入到小數點後三位。以公雲平台原始幣別 USD 為幣別顯示。 |
時差
- GCP 帳單原始資料來源使用的時區是 (UTC+0),多雲系統顯示日期用的時區為 台灣標準時間 (UTC+8),因此部分日期顯示會差 1 天。舉例:2 月份的帳單原始計費結束日期實際為 2/29 16:00 (UTC+0),使用明細卻顯示統計到 3/1 00:00 (UTC+8),此為時區轉換導致的差異。
費用延遲
- Google Cloud 產品會以不同的時間間隔向 Cloud Billing 回報使用情況和費用數據。因此,您可能會發現在使用服務與帳單中使用量和費用的數據呈現有延遲的情況。一般而言您的費用在一天內可以呈現出來,但有時可能需要 24 小時以上。
- 月底延遲回報的使用量可能不被計入當月帳單中,而是包含在下個月的帳單中。
更詳細的說明,請參考 Google Cloud 文件 https://cloud.google.com/billing/docs/how-to/cost-table
從成本分析檢視平台使用費
若您希望在成本分析上做使用費明細對照,並深入了解每日成本,可參考以下說明進行篩選器設定。以下以最直觀的兩項分組方式為範例進行說明:
- 以 服務 為分組依據
- 以 SKU 為分組依據
使用明細查詢
......
以上圖為例,於使用明細中查詢 2024/02 當月份帳單,會顯示該帳單 計費期間 ①,於平台使用費明細區塊,選擇 目標公雲帳號與專案 ②。
平台使用費明細以 服務 為分組依據 ④,該群組所屬服務顯示於每一個群組的最上方,右側為該服務項目群組費用小計,舉例:VMware Engine、Compute Engine,以及對應的費用。
各項 SKU 使用費顯示為一列 ⑤,舉例:Standard 72 VCPU Node (asia-southeast1)、Storage Image、Storage Machine Image in US,右側為相對應的費用。
成本分析篩選器 - 以服務為分組依據
切換至成本分析,於篩選器選擇先前於使用明細取得的 計費期間 ①,時間刻度選擇 Daily、設定 目標公雲帳號與專案 ②、分組依據 ③ 處則選擇 服務,查詢後可得服務項目每日費用分析 ④。
成本分析篩選器 - 以 SKU 為分組依據
切換至成本分析,於篩選器選擇先前於使用明細取得的 計 費期間 ①,時間刻度選擇 Daily、設定 目標公雲帳號與專案 ②、分組依據 ③ 處則選擇 SKU,查詢後可得專案下各項 SKU 每日費用分析 ⑤。因表格不以服務為群組分群,所以同一服務下的 SKU 可能會分散顯示。
若需要篩選特定服務下的 SKU 項目,可於右側篩選器中增加 服務 篩選條件,過濾後將只顯示指定服務下所屬 SKU 項目。